close

愛情中碰到的每一個困境,都來自童年不夠被愛、或過度溺愛的經驗。唯有陪自己回到童年,重新學會好好愛自己,才能懂得如何正確地被愛,以及付出愛給別人!

  

  當我們漸漸長大,父母慢慢變老,再多的追溯與責怪,只會讓親子之間的傷痕更難療癒;必須反其道而行,去理解與體諒父母,在他們還不知道如何為人父母的年代,用了讓我們感覺不夠被愛、或過度溺愛的方式對待。

  

  那些所有的不安與心慌,曾經讓我們誤以為是愛的渴望,直到我們在誤解的愛中不斷受傷,發現有伴侶還比單身時更加不安、更加心慌,這時候才恍然明白:原來只有自己可以完整自己,而不是靠對方來彌補自己內心對愛的匱乏感。

  

  可是,如果沒有那些不安與心慌,我們也可能失去對於愛的追求與渴望。人生,總是要學習到「原來那不是愛」的經驗,才知道愛是什麼。幸而,可以透過學習,縮短摸索的過程,降低受傷的次數。

  

  阿德勒勇氣心理學指出:父母的教養方式,對子女的人格特質影響至深,連子女在家庭的排序,都形塑他未來在感情表現的樣貌。一個人必須克服自卑,發展社會興趣,健全人際關係,才能擁有幸福的感情與婚姻。他很重視性別平等,強調感情不該是一場征戰,要學會用另一半的眼睛去看,用另一半的耳朵去聽,用另一半的心去感受。他對於感情與婚姻有極高的推崇,認為:兩人共組家庭是對整體社會利他的行為,人類才能因此延續生命。

  

  透過對阿德勒勇氣心理學的研究與實踐,當我們經由認識內在的自卑,而超越了心理的恐懼,不再主導與操控別人的議題,徹底而純粹地還原自己最初愛的面貌,就能吸引同樣沒有恐懼的對象,來到自己的面前。

  

  真正的愛情,彼此給對方最珍貴的禮物,就是:在愛的每一刻,都能安心做自己。兩個相愛的人之間,沒有猜疑,只有信任。不再害怕說錯一句話,而失去對方;也不用為了討好對方,而委屈自己。沒有索討,就不會依賴;各自獨立,卻又能互相陪伴。

  

  但願像時鐘周而復始般,當我們繞了感情的地圖一大圈,回到莫忘初衷的原點,無論繼續愛著,還是已經離開,彼此都變得更自信、更成熟,在一起、或不在一起的人生,也變得更美好。  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說再見 被愛
    全站熱搜

    洋洋太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